1专业介绍
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是体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
2研究方向
01中华武术发展史
02防身术与民族传统武术研究
03养生与太极拳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04武术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养底蕴,具有较强的教学、训练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和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 635体育教育训练学基础理论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一级学科下其它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运动训练学、武术史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理论、武术中医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养身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学
7就业前景
当全民健身运动渐成时尚之际,首先热起来的是各项运动的教练,但接着更热的将是为运动者作康复指导的专门人才。同时,该专业对武术、传统体育、民族体育等方面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随着人们科学健身意识的增强,该专业的毕业生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64. 04 %,高等学校14. 04%,机关7. 46 %,部队5. 70%,中小学及其他教学单位3.51%,民营及私营企业0. 44%,国有企业0. 88%,其他事业单位32. 02%
8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保健及民族民间体育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
9院校专业排名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学校名称 | 等级 |
1 | 上海体育学院 | A+ | 3 | 成都体育学院 | A | 5 | 河南大学 | A |
2 | 北京体育大学 | A | 4 | 武汉体育学院 | A |
|
|
|
B+ 等 (8 个 ) : 吉首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 |
|
B 等 (8 个 ) : 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吉林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西大学 |
|
C 等 (6 个 ) : 名单略
|